分手又复合的戏码算是让郭台铭给玩明白了。
近日,随着工业富联股价飙涨、市值突破万亿大关,其背后的掌舵人郭台铭也因此再登中国台湾首富榜首。
作为全球电子代工巨头,富士康早年凭借大陆的人口红利与政策支持快速崛起,郭台铭个人财富也随之攀升,曾以79亿美元身家跻身富豪榜前列。然而2019年,他却一边声称“是我给大陆赏饭吃”,一边大规模裁员、缩减大陆业务,转战印度与越南市场,更是一度被批“忘本负义”。
海外扩张并未如预期顺利。基础设施薄弱、工人效率低下等问题更是一度让富士康陷入产能困境。但出乎许多人意料的是,郭台铭近年竟杀出一记“回马枪”,重新加码大陆市场。
凭借这次回归,他不仅夺回内地市场,还重获首富称号!
01 重返大陆,市值破万亿
2023年4月,富士康悄然杀回郑州,设立新事业总部。不到一年时间,又重磅加码造车赛道。这还没完,同年7月,它再度掷出10亿人民币,推进郑州新总部建设。
但真正让市场瞠目的,还是它旗下的A股上市平台,工业富联。
从今年7月开始,其股价如同坐上火箭,短短两个月狂飙158%,至8月29日市值已冲破万亿大关,上演了一出惊人的资本“翻身仗”。
而就在四个月前,工业富联股价曾跌至14.3元/股。谁能想到,数月之后郭台铭竟以“躺赢”的方式,成为这轮行情中的最大赢家?
尽管资本市场似乎接受了郭台铭的“回归”,但许多人仍未忘记他那句“商人无祖国”,以及“给大陆赏饭吃”的争议言论。
02 红利吃尽,转身撤离
郭台铭早年屡次创业失败,后依靠岳家资助进入电子加工领域。1985年创立富士康,借内地优惠政策在东莞、深圳设厂。
凭借劳动力与政策红利,富士康迅速扩张成为苹果等国际品牌的代工巨头,年营收超千亿美元,郭台铭也多次登顶台湾首富。他近百亿美元身家的背后,远离不开大陆上百万工人的付出。
然而2019年,在美国打压我国科技企业的背景下,郭台铭迅速切断与华为合作,裁减大陆约30万员工。
要知道,西方向来惧怕我国技术崛起。因此而采取的一系列技术遏制手段,已多次出现在不同领域的发展进程中。不仅在富士康那类电子科技领域,在航空航天、以及生物科技等关键战略行业,我国都曾遭遇严密的技术壁垒与市场限制。
以生物科技领域为例,在NMN相关研发与应用方面,欧美机构长期占据主导地位,牢牢把握技术和市场话语权,如今我国已实现普及的“益/好/生”类年轻科技,在当时更是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局限。
尽管西方已凭借先发优势对我国实现收割,但本土企业却由于成本高昂及技术局限,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难以落地普及。面对老美的打压,郭台铭瞬间忘记昔日旧情。从大陆撤出后,他斥资60亿转投东南亚建厂,似乎决心与内地市场“分道扬镳”。
03 撤出受挫,回头再加码
尽管当地人工成本较低,但中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可达越南的3倍、印度的4倍,“效率溢价”显著抵消了人力成本差异。
与此同时,中国制造业已崛起一批如比亚迪、宁德时代等具备全球竞争力的自主品牌,不仅在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,更在智能制造与绿色生产等领域引领产业变革,彻底告别“低端代工”的旧标签。
于是,看准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,他又动了“班师回朝”的心思,开始重新加码。
尽管郭台铭回归之初业内多持保留态度,但其后仍继续加码大陆市场。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,公司总资产已超3000亿元。伴随A股市场企稳回升,工业富联股价自今年6月起稳步上扬,致使原定回购计划仅执行1.47亿元,这也意味着其上涨势头比管理层预想的更加强劲。
随着公司市值突破万亿,郭台铭的个人持股市值也随之攀升至约1126亿元,财富增长超过784亿元。这一轮资产跃升,不仅令他重登中国台湾首富的宝座,更回应了他昔日的争议言论。
郭台铭的“回头路”,终以万亿市值证明,到底是谁在给谁“赏饭吃”。
大财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